专访丨阿里云张毅萍

  作为全球前三的云厂商,阿里云早在2016年就基于自研飞天操作系统开始构建边缘计算体系。2018年,阿里云正式进军边缘计算技术领域,将云计算、人工智能、IoT的优势拓展到边缘计算上,打造云、边、端一体化的协同计算服务。之后,阿里云陆续推出了边缘云节点ENS、软硬一体的物联网边缘计算节点,把云端能力下沉到边缘,用云端能力解决本地的问题,降低时延和成本。

  同时,阿里云还是国内边缘云的定义者和领导者。2018年12月,阿里云联合工信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边缘云计算技术及标准化白皮书》,在业界首次定义了“边缘云计算”的概念、技术特点、应用场景及标准化。近年来,阿里云成为通过边缘云标准符合性测试和服务信任能力测试的首批厂商,同时牵头制定边缘云国家标准。

  2021亚太内容分发大会期间,阿里云边缘云网络技术CTO 张毅萍接受了众视Tech记者的专访,就边缘云市场、边缘架构、云边协同、边缘云实践等一系列话题阐述了自己的最新见解。

  01 以相同资源,实现流量、算力复用

  就阿里云如何切入边缘云业务这一问题,张毅萍回答说,阿里云的边缘云计算是从CDN业务发展过来的,经过长期的CDN业务发展,我们积累了大量的CDN广分布的节点资源和带宽资源,这些资源帮助我们能够沉淀出大量的CDN内容分发的技术。

  在业务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除了带宽型、流量型的业务之外,还有很多计算型的业务需求。在大量的CDN节点当中,我们有很多的计算资源,跑流量型业务时,计算有闲置情况,可以复用这些资源,来帮助我们满足除流量之外的计算型业务。这也是边缘云从CDN发展而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为支持好流量型业务的同时兼顾计算型业务,我们需要把集中调度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能够在相同的资源当中实现流量和算力的复用,这是阿里云的边缘云业务最主要的核心点。

  在业务发展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并不是流量型的业务和计算型业务简单的分类,实际上在很多边缘场景当中,是流量+计算的复合模式,比如我们的视图计算类的业务,就是将视频流传输和视频流计算融合在一起,变成我们的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02 CDN与边缘节点的共生关系

  关于CDN与边缘节点的关系,张毅萍表示,阿里的边缘云,与CDN是一个共生关系,它们的共生不光是资源层面的共生,同时也包括了他们业务层面的共生。

  CDN大部分是流量型的业务,边缘云它是在复用CDN的节点资源,充分发挥闲置算力的作用。有一部分应用它可能只需要算力,还有很多的应用,是流量+算力,这些实际场景需求决定了我们的CDN和边缘云本身是不可分离的。

  03 云边协同、边边协同的场景实践

  云边协同、边边协同是边缘云落地的关键,张毅萍分享了阿里云对此的理解,他说,边缘云计算的发展它一定不能脱离公共云的中心Region,阿里云的边缘和中心不是割裂的,虽然它们在部署架构上,存在物理位置上的差异,但是业务一定有它的协同需求,业务在多地部署,就意味着多地的业务之间存在数据通信协同。

  阿里云边缘云和公共云的中心Region之间以及边缘云节点之间,都是通过我们的网络技术,帮助上层业务可以屏蔽边缘节点之间和边缘节点与中心节点之间复杂网络环境。比如常见的边缘节点之间,都是通过互联网传输,这个时候如果应用层自己要去解决各种公网传输问题,会使得应用开发和部署的难度加大,我们在边缘节点之间建立边与边之间的网络传输加速能力让应用层可以充分利用广覆盖的边缘节点资源,实现业务的快速发展。

  04 边缘云落地面临的挑战

  张毅萍认为,边缘在落地过程当中,最主要的挑战在于产业链如何去看待边缘云计算。边缘云的发展,跟公共云的中心region有比较大的差别,边缘云不仅是阿里云自己投入就可以了,需要全产业链共同投入,形成边缘云的生态。

  公共云中心Region的场景,阿里云或者是腾讯云都可以集中化地去部署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来实现云的交付,但是边缘云存在广覆盖的特性,节点资源是离不开运营商的支持,我们需要将大量的节点资源部署到全国各地的运营商数据中心。

  运营商是边缘云发展生态的资源基础,阿里云提供平台化技术能力,还需要更多的应用开发者将垂直行业应用部署到边缘云平台上。这个时候基础设施、阿里云技术平台以及行业垂直应用开发,三者必须形成一个标准的协同方式,才能够帮助整个边缘云生态发展起来。

文章只代表原作者观点,边缘云致力于打造独立、客观的资讯信息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于边缘云信息平台。
分享到
长按二维码关注

参与讨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边缘云生态研究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