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名为《云端中国,展望2025》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云计算规模预计超过1万亿美元已经反超IT;中国在云计算市场起步晚,但进步快,预计中国的公有云市场规模未来有望增长一倍以上,工业与制造业将引领中国下一波云迁移浪潮 。
一、结合行业应用加速落地
相比全球其他地区,中国云计算市场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中国在云计算的迁移速度上可谓突飞猛进,已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就中国与美国云计算发展具体差异问题上,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Anand Swaminathan表示,中美在行业的云普及率存在差异。
美国先从消费者行业开始,迅速切入到制造业、物联网企业、医疗行业等制造业市场;中国市场在消费者行业上云的速度是领先的,并持续发生,但在医疗、制造等行业云普及率相对落后,需要加速追赶,并预计未来更多行业将上云。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沈愷也向记者介绍,中国云计算市场结构与国际有所差异。中国私有云的比例是非常高的,达到50%以上;相比国际上私有云占比约25%,而公有云约是75%。
另外,中国企业服务器与软件支出的比例约是全球5-10%,还是处于比较低水平,这意味着云市场已经成型,但需要进一步与行业应用结合和落地,产生效率与价值。
据麦肯锡预计,中国的公有云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几年再增长一倍以上,从2021年的320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900亿美元。
尽管消费者驱动的增长仍将成为中国云计算普及的重要动力,但报告认为,中国的下一波云迁移浪潮可能会由工业和制造业等关键领域来引领。
随着用云量增加,中国市场上私有云将继续保持对公有云的优势。未来几年,中国的云迁移速度将与世界其他地区基本保持一致,2021年至2025年间,将有19%的IT工作负载转向云端。但中国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区别在于其私有云占比很高,到2025年有望达到42%,届时公有云占比约为36%。
二、数据中心CPU将向ARM等架构迁移
麦肯锡调研发现,企业云迁移最重要的动因是为快速扩大云规模以支持业务增长。仅有17%的高管将获得“软件即服务(SaaS)”列为主要迁移原因。
据统计,当前中国2020年的SaaS市场规模仅为52亿美元,远低于美国的1200亿美元,广泛普及SaaS应用和工具将释放巨大的创新和价值创造机会,但前提是要从根本上唤起中国企业使用付费软件的意愿。其他排名靠前的顾虑还有来自安全性和监管合规的考量。这表明企业尚未完全认识到云计算在帮助他们提高工作生产效率和捕捉商业价值方面的潜力。
“数字化转型与云采用是高度相关的。预计到2025年,中国78%的IT工作负载将在云上部署”,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沈愷介绍,云采用率在不同业务中并不相同,而且在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的商业用例时,云采用率是极低的,仅在0%到25%之间。涉及到的具体技术包括动态定价和个性化、数字孪生和3D模拟、销售预测和库存优化。
调研结果还显示,尽管全球化云服务提供商并非多数中国企业的优先选择,但仍有30%的企业对其持开放态度,这意味着到2025年国际化云服务提供商的潜在云计算市场总规模可达到300亿至700亿美元。
因此,对于想要在中国市场谋求成功的全球化云服务提供商来说,则可在那些自身能够带来全球最佳实践的领域重点发力,并提供全套技术解决方案来帮助企业加快创造商业价值。
对于云计算对“双碳”经济的影响,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沈愷也指出,以数据中心为例, 201年到2020年全球数据中心增长了6倍,但对应的能源消耗长了6%。
从云原生的数据中心角度来看,云计算低碳和能源效率比传统的数据中心要高;但另一方面,数据中心的芯片耗能高,通常需要水降温,这一部分后续需要更大空间提升。
具体到数据中心芯片CPU架构,麦肯锡调研显示,当前77%数据中心CPU架构使用x86,但预测未来3年将有约10%市场份额从X86转移到ARM等其他架构上,ARM架构占比将达到13%,GPU/NVidia占比将达到12%,而新兴架构RISC-V则会从当前4%下降到3%。
对上述架构变动,麦肯锡负责人向记者指出:“调研的结果显示,在数据中心架构中,从X86向ARM的转变越来越多;对于 RISC-V仍处于早期阶段,不像X86和ARM 那样拥有发达的生态系统,因此采用率仍然很低也并不奇怪。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将会有更多特定领域的半导体来推动更高的性能效率。”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